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抓关键、解难题,开创2015年工作新局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八届四次教代会圆满落幕,武俊峰校长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申林书记对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提出了统一思想、强化作风的要求。作为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落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既感到信心倍增,又感到压力巨大。

武校长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基强实”。这要求我们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关键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对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而言,新专业多,建设任务重。如何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下更多的功夫,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此,我们今年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目前,我们个别教师仍然存在观念陈旧的问题,还停留在“师傅领进门学徒在个人”的传统观念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要求教育者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融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和成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为此,人文学院提出了教师应树立的四个方面价值观,尤其强调要树立“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育人观,用自身德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的一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以学为要、固基强实”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我们对学生提出“基础实、肯吃苦、上手快、会协调、能扎根”的人才培养规格,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2、以改革为手段,强化人才培养环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武校长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人成才。”我们学院的5个专业,这些专业在省内其他院校都在开设,并且在办专业的历史上我们远逊于其他院校,怎样在短期内专业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方面是办专业的理念要新,汲取互联网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把西方文科专业教学理念本土化;另一方面就是专业人才培养要有特色,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为此,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以“品德好,能说能写又能跑”为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两大基本功的教学环节设置,丰富人才培养过程。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打通5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名文科毕业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素养,思辨思维素养,历史文化素养,社会适应素养等,围绕这几个方面素养开设的课程,在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中全部打通,奠定人才培养特色。从优化知识结构、知识运用训练的目标出发,拟建立两个层次的书会,一个层次的训练坊,一二年级的学生建议学生进入博雅读书会,三年级的学生建议进入博通交流会,四年级的学生进入就业训练坊,通过这样的培养平台,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3、以省部共建作为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突破口,凝练科研、社会服务方向。武校长在行政工作报告中提出:“抢抓省部共建的政策契机,走出校门、走出省门,……在服务国家和行业安全战略发展中巩固特色,增强优势,提升实力。”在我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我们承担了灾害社会学专题讲座的教学任务,并且一直在研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以及煤矿安全教育的可行性。这次武校长的报告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学院尽管教师数量缺编,但是2014年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科研和社会服务经费达到了61万元,这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来讲非常不易,并且在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民政部以及省民政部门的认可。我们需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凝练“社会工作介入煤矿事故救援及煤矿安全”研究服务方向,体现出我们的特色和长项。

八届四次教代会吹响了向一流应用型科技大学进军的号角,我们必须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开创学校内涵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上一条:人文社科大讲堂今日开讲

下一条: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生产实习七台河专场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