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文学院团委以“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为主题,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基本理念,认真准备、精心策划,贴近专业实际和学生实际,于2022年暑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寻声发展处,展望巨变时”活动。学院团委组建“筑梦之旅”团队,于6月27-30日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观摩了七台河市的短道速滑冠军馆,感受冬奥健儿努力拼搏、自立自强的精神;参观龙煤股份公司七台河分公司桃山选煤厂指挥室、洗煤车间,学习煤炭工作者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精神,感受到75年学校致力于煤炭行业振兴的办学精神;调研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四新村与勃利县寒地中草药小镇,了解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重走勃利县西大圈森林公园的抗联路,寻访红色足迹,体悟抗联精神。

开展“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活动。汉语言21-2班王艺儒回到家乡东关街道担山村村委会工作,在工作中体会到了村委工作的繁琐、工作人员的不易,也让她坚定了回报家乡,服务人民的理念;汉语言20-2班景韬颖为完善他的《云上乡村巴士——打造购农无忧+享受旅游新模式》项目,使其具有更高的落地实施性,他走访了家乡贵州省长顺县的供销社、文旅局、石板村、热水村。这次实践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汉语言20-1班刘欣欣报名参加了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被扎兰屯市政务服务局综合办公室录取,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开展“感恩母校行,共筑科大梦”活动。社工21-2班季冉利用暑假时间回到泗阳致远高中开展本科招生宣传,从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等主要方面进行宣讲,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为传播黑科大声音、讲好黑科大故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开展“青春暖流,爱行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学21-1班朴智燕积极帮助青少年群体解决困难,去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儿童福利院,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跨过心理防线,敞开心扉,向她倾诉成长过程中的小秘密。心贴心的交流,让这些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欠缺的孩子们逐渐放下内心深处的烦恼与忧愁。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她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坚定了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社工21-2班卜祥昱到黑河市第六小学当一名志愿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她会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个孩子吃透教材。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她会主动搜集课外资料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次实践不仅让她收获了和孩子们的纯洁的友谊、锻炼了她待人接物的能力,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青春志愿行,建功新时代”活动。全国各地疫情仍是偶有爆发,面对不可松懈的疫情形势,人文学院团委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祖国和人民筑好第一道防线。汉语言20-1班雷世甜、社工20-1班赵鸿旭等同学积极响应,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服从属地统一安排调度,积极参与卡点值守、核酸采样、后勤保障等服务群众工作,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理论宣讲活动。汉语言20-1班胡渝来到家乡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竜金村向阳小学进行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她以“喜迎二十大”为主题,向学生们讲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征程,了解祖国的发展成就。宣讲结束后,她还帮助当地的村民们一起干农活,感受烈日下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这个暑假,人文学子们围绕红色寻访、乡村振兴、校园宣讲、基层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深入城市与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要求,充分展示了青年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担当与服务精神,我院将继续鼓励更多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潮流中,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上一条:人文学院党委掀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热潮

下一条:人文学院党政负责人带领相关教师走访线上教室 深入线上课堂